易发反复的轻度感染症
婴幼儿常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般来讲,中性粒细胞减少定义为末梢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值(ANC)低于1,500/µL。ANC低于500/µL将会造成易感染性的问题;200/µL未满的会出现严重感染并反复发作。必须要把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鉴别清楚。
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遗传性疾病,特别是在神经末梢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未满200/µL的情况比较多,临床的特征表现为出生后反复细菌感染。在骨髓问题上会给前骨髓细胞及骨髓细胞阶段造成细胞成熟障碍,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诊断可通过遗传学诊断来确定。
一方面,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在末梢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不满200/µL的情况很少,基本在2-3个月持续低于500/µL,并且在临床上也会表现出轻度的易发感染疾病症状。很多都是在婴儿后期及幼儿期发病。血清中的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呈阳性这一点可作为诊断的线索。
AIN的原因是自身抗体破坏中性粒细胞
一般,造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原因有很多种(图一),总结如下:
-
给中性粒细胞造成生成障碍,细胞成熟障碍及破坏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发生减少。
-
遗传性及散发性
-
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药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和慢性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或者是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情况(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T淋巴细胞通过自身产生的抗体对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或者是骨髓祖细胞的中性粒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的这种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通常有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婴幼儿和成人所发生的情况在预后不同。
-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血红细胞减少症的症状之一。
-
药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众所周知的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所造成的粒细胞缺乏。
-
化疗时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多发于婴儿期的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和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
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是称之为ELANE和 HAX1的遗传因子发生变异所造成的疾病,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是中性粒细胞自身对其表面分子产生抗体造成中性粒细胞破坏亢进,中性粒细胞发生减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发现针对中性粒细胞特异抗原的抗体几乎都存在。对骨髓影像进行调查发现与SCN不同的杆状核中性粒细胞还存在着,可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减少这一特征。
很多轻微症状一般在五岁左右基本消失
确认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易感染性,上呼吸道炎症及中耳炎等的细菌感染症状反复发作,但多为轻微病症。
婴幼儿期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伴随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自然消失几乎所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症状都会减轻,好转并康复。到3岁80%可康复,到5岁基本所有病例的中性粒细胞数都可确认增加。
骨髓影像对其与SCN做鉴别时有意义
中性粒细胞抗原HNA-1,HNA-2等数种类相同定义。其原因大多是对存在于Fcγ receptor IIIb(CD16b)的HNA-1系产生抗体造成的,可检出HNA-1a抗体和HNA-1b抗体。骨髓影像在对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和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的鉴别上作用很大。由于一般的医院不进行HNA检查,必须要委托可以检查的机构进行检查。
无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药
婴幼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中,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和严重感染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很低,基本在发生感染时投入适当抗生素治疗即可。另外,以预防细菌感染症为目的时可加入ST合剂。万一发生严重感染的情况时可与G-CSF合并使用。成人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需要通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的,婴幼儿AIN则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