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外科疾病: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发生脓肿的炎症性疾病,伴随有发烧、肿胀、疼痛、排脓等症状。

肛周脓肿的分类

主要分为瘘管性脓肿和非瘘管性脓肿这两大类。另外根据脓肿的位置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瘘管性脓肿
将来会形成瘘管,变成痔瘘的脓肿。
  1. 低位肌间脓肿约占瘘管性脓肿的70%,细菌从原发口侵入,在内、外括约肌间的肛门腺感染形成小型脓肿,炎症从齿状线向下方蔓延,在皮下外扩约肌周围形成脓肿。
  2. 高位肌间脓肿占所有脓肿的10%,脓肿从齿状线向上方(深部)的括约肌间隙蔓延。
  3. 坐骨直肠窝脓肿约占瘘管性脓肿的20%,其原发口几乎都是肛门后方6°的肛窦。
  4.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在肛提肌的上部和骶骨包围的间隙中进展的脓肿。
非瘘管性脓肿
不通过肛窦到肛门腺的感染引发的脓肿
  1. 皮下或粘膜下脓肿在肛管上皮下或直肠粘膜下发生的脓肿,由肛裂、内痔核感染、血栓、异物等外伤引发。
  2.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从直肠侧直接通过直肠粘膜形成脓肿,起因是直肠肿瘤、憩室、子宫内膜症、异物等。
  3. 藏毛窦从肛门后方到骶尾骨上方的臀间裂形成排脓瘘管或脓肿,多见于毛发浓密的年轻男性。
  4. 脓皮症从臀部到会阴部,伴随大汗腺感染的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大汗腺活跃的年轻男性多见,约半数合并瘘痔。
  5. 瘘管癌
  6. 坏疽性肌膜炎糖尿病、类固醇治疗、有免疫不全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肛门周围脓肿并发厌氧性感染,从肛门周围到会阴坏死组织扩大和进展,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发生致命的败血症。
  7. 血液疾病的肛周脓肿
  8. 其他合并毛囊炎、化脓性粉瘤、克罗恩病的脓肿等。

1 高位肌间脓肿 5 粘膜、皮下脓肿
2 低位肌间脓肿 6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3 肌间、坐骨直肠窝脓肿 7 坐骨直肠窝脓肿
4 粘膜下脓肿 8 皮下脓肿

切开排脓是治疗的根本

在CT、MRI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切开排脓)。切开方法如下所示:

粘膜下脓肿
从皮下经内括约肌切开或穿刺。
粘膜下脓肿、低位肌间脓肿
切开皮肤脓肿引流部。
高位肌间脓肿
脓肿仅在高位存在的情况比较少,从皮下深部至高位,在肌间隙形成连续性脓肿比较多见,因此从皮侧切开。
坐骨直肠窝脓肿
脓肿累及两侧和半周的病例进行2、3处切开,在脓腔大而深的情况下置入引流管。
骨盆直肠窝脓肿
脓肿部位比较深,但多数病例是脓肿存在于在肛提肌下,因此首先切开至肛提肌,进行排脓,然后穿过肛提肌在脓腔中留置引流管并进行清洗。

上一篇:消化外科疾病:幽门狭窄症

下一篇:消化外科疾病:胰腺癌

Copyright © 2007-2024 日本体检圣手千寻

 医疗身元担保资格(登录号A-042号) 豫ICP备18004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