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一名由来已久,古时中国医学认为,人得到"邪风"便会导致突然失去局部感觉和行动能力。"中风"一词在古医学文献上通行。
中风主要为两类:
1、出血性中风:俗称"爆血管"或"脑溢血",由于高血压或脑血管疾病,例如脑血管肿瘤而导致脑血管破裂。
2、缺血性中风:因脑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及闭塞或因血凝块流到脑血管造成闭塞。
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生脑中风,会有大量的神经细胞死亡,而受损的神经功能难以自我修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口眼歪斜、面部扭曲、语言不利、行动障碍等),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发生脑中风后,救治黄金时间四个半小时内,每耽误一分钟就有一百九十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中风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越早开始到达医院开始溶栓治疗,患者获益就越大。据了解,脑中风是目前我国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且患者群体有年轻化趋势。
脑中风发生突然,幸存者中约8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瘫痪、偏瘫、失语等。据WHO数据显示,我国脑中风的发生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生病例500余万,其中约有196万人死亡。脑中风每6.2秒就有一人发生,每16秒就有一人死亡!脑中风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首要因素。而且我国约20%的脑中风患者首次发病时,甚至不到45周岁。中风是已成为中国的第一杀手。
许多人不了解中风的种种先兆,即使这些中风先兆出现了,他们全不以为然或者无所觉察。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只有少数病人在中风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绝大多病人都有以脑部瞬间缺血的表现而发出的各种信号。
■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说话吐辞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重视,有时它是短暂的,很快能迅速好转,这是一个信号,提醒你应该就诊,而不要不把它当回事。如果可能可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行相应检查作出诊断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
治疗脑中风,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出现行之有效的疗法,传统上都是物理康复,服用维脑路通或曲可芦丁等抗血栓药物治疗,同时通过饮食的干预配合治疗,但是这些只能缓解、减轻部分症状,并不是十分有效的治疗后遗症的方法。
直到干细胞被发现,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利用干细胞技术实现对脑中风及后遗症的治疗,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干细胞治疗中风所涉及的基本机制包括抗凋亡、抗炎、促进血管和神经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经细胞和神经回路、抗氧化和血脑屏障的保护。
干细胞可促进神经发生、血管生成、趋化作用和抗炎作用来促进缺血性损伤组织的修复。目前,干细胞治疗中风在临床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